
问:释迦牟尼和婆罗门、刹帝利的关系怎样?
答:释迦牟尼是公开宣布反对婆罗门教义的,所以一生遭到婆罗门攻击的事很多。
但是也有不少婆罗门教徒和学者改变了原来的信仰而归依了他。婆罗门人受了佛
教的刺激,就有了《摩奴法典》的出现。这部法典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种姓制
度,一方面也可能作了一些修正。在《摩奴法典》里攻击佛教的文句虽不明显,
但后出的《述记氏法论》则把攻击佛教的态度明白地表示出来。至于佛和刹帝利
的关系,你知道,佛是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当时佛所游化的那些国家的国王们,
如摩揭陀国的频毗娑罗王,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等,都是他的信徒和有力的支持
者,后来阿育王更大弘佛法。应当说,新兴国家的刹帝利对佛是极其尊重信仰的。
值得注意的是,佛经中提到四姓时,改变了原来以婆罗门为首的次序即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把婆罗门放在刹帝利之后,这是违反传统习惯的,由
此也可以看出他贬抑婆罗门地位的态度。
问:释迦牟尼和平民的关系怎样?
答:释迦牟尼教化的方式是接近平民的。他说法不用婆罗门的雅语,而用当时平
民的俗语,就是一个例子。前面说过释迦牟尼曾经接受一个首陀罗人优波离为弟
子,佛的兄弟和儿子在僧团内行次在他之下,他们都得向优波离礼拜。对一般人
不肯接触的旃陀罗人,佛和弟子们平等接受他们的供养。佛曾经设法和一个不敢
见他的旃陀罗人相见,并为他说法。佛对待所有不幸的人都是这样,他的弟子中
有乞丐,也有妓女。有一次,佛谢绝了国王的邀请,而到一个不幸的堕落的女人
那里去应供。在古代印度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和奴隶差不多。佛接受妇女为出家
弟子,让她们参加僧团的事实,被认为是宗教史上一个很大的革命举动。
问:佛虽然对不幸的人们表示同情,但是他没有教他们向统治者进行反抗,不是
吗?
答:诚然,佛没有教他们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反抗统治者。佛主要教导人们断除内
心的烦恼,以求解脱。同时又说现世止恶行善的因,会获得来世安乐的果,在这
方面可以说,佛对现实生活问题,是抱着容忍的态度的。但是,他在思想上推倒
了婆罗门的神权,宣布众生平等,说出“诸法无常”的真理,对当时的社会起了
进步的作用。
关爱生命,关注护生园(护国龙王寺)
- 【上一篇】:赵朴初老居士佛教知识答问集三
- 【下一篇】:问:当时思想界的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