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学院放寒假了,回到老家大连探望父母。顺便买了份《大连晚报》,有条消息一下子刺痛了我。对于出家人来说,看到了这则新闻,无疑是看到了刀山火海、地狱景象。这条新闻题目是“大连人去年吃掉近百亿元海鲜”。
众生畏果 菩萨畏因
出家人一心向佛,学菩萨道,行菩萨行,所看所想所担忧的,往往是世相背后的真实,那就是因果报应。
我自幼生活在海边。海边人吃海鲜,与内陆人完全不一样,那就是生吃、活吃,就算熟吃,也是将活海鲜下锅,在滚烫的开水中煮死。特别是贝类、带壳类的海鲜,沿海地区人从不吃死的。除了活煮,海蛎子要活剥、琵琶虾(当地称虾爬子)活腌,基围虾活蹦乱跳地就倒上酒,虾被醉了后,没有死就被活剥皮吃掉,这道菜叫“酒醉基围虾”,很热门。
再以贝壳类为例,蚬子、蛤蜊、赤贝、蛏子等,不是活着被倒在滚烫的水中煮死,就是倒在锅里加上凉水,慢慢被煮死,甚至是蒸死,比如“蒜蓉蒸夏威夷贝”。“活斩赤贝”“生吃龙虾”等就更是惨了。生吃鸦片鱼,鱼肉被吃光之后,鸦片鱼嘴还一张一合依然活着,无异于“凌迟”。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想想,真是要多残忍有多残忍。但是,这种吃法、做法,对于沿海城市的人,都是习以为常的。
所以,报纸上说,大连人去年吃海鲜消费了百亿元,真的不敢联想下去。活海鲜在滚烫开水里的场景,这跟地狱里下油锅有什么区别?而在地狱中,为何有下油锅这样的酷刑?无非是因果报应。但是,目前社会多数人并没有信仰,还认为这是愚昧迷信,当做笑话。
回顾历史 皆怕因果
在唐代,有位画家叫吴道子,被称为一代画圣,有“吴带当风”的美誉。吴道子以佛教、道教题材的画见长,最为着名的就是《
一直到宋代,苏东坡见过此图,还感慨道:“观
苏东坡不愧为“东坡居士”,他感慨地悲叹的意思是:看了《
那么造业之因哪里?无非是当下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将其他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有情众生,活活煮死、烫死、杀死……今生你杀它,不但会招感下地狱的果报,从地狱出来后你还要偿还。
这个世界的战争从何处来?为什么有人的一生都在痛苦中度过,如同地狱,如同在油锅煎熬?那就是业力现前。什么是业力,它是怎么形成的?你前世对众生做了什么,当下所受用的就是果报;现在在做什么,来生将要受用的就是什么果报。所以有“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所以佛教徒看到“吃掉百亿元的海鲜”的消息,悲叹不已!
看看女皇
据记载,则天女皇的确是带头吃素,她不仅崇佛,而且曾有过
其实,自唐朝佛教大盛以后,到宋代,直至民国,我们的祖先们都是敬畏因果的,而无忌惮的杀戮动物,恰恰是不信因果的只图口腹之欲现代人。
尊重生命 善待众生
去年,笔者曾在台北学习三个月,其间发现,台北
在台北太平洋边上,我看到一个人正在撒网捕鱼,每一网都能打不少。打鱼人先是把网中小的鱼放回海里,大的装在桶里。而且,打几网就离开了。我问身边的人,他说:人人都吃素是不可能的,这位捕鱼人打上几条自己够吃就好,一般都不会多捞。
这让我的思绪飘得很远。
虽然目前的社会还不具备人人食素的条件,但种种现象表明,人们对生命越来越懂得尊重和爱护了。文明在进步,“生吞活剥”的吃法,能否再文明一些?对于有初步信仰,或者无信仰者,“不能不吃”与“不得不杀”的矛盾,如何处理?我们国家有信仰的人为少数,如果一定要吃,那怎么办?这都是值得深思,并且需要方便善巧为之,一则为人类身体健康着想,二则为因果报应惨烈着想,不
本文最后,笔者引用2011年12月《读者》杂志中《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的一段文字如下:
“在德国,喜欢吃鱼的家庭中,长年备着一种药丸,这种药丸是专门为鱼制造的,其功用就是在鱼服用之后,能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德国人在杀鱼做菜之前,就会把这种药丸给鱼喂下,待鱼昏迷以后,再对它进行宰杀,德国人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鱼在死亡的时候感觉不到痛苦。”
虽然这种做法仍不能免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