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道教修持法门的第二层:修性与修命的“养形”法门
出处:护国龙王寺 录入:小米 上传时间:2015-03-01 16:32:08 点击次数: 次
道教修持法门的第二层:修性与修命的“养形”法门
在信众建立善心正念后, 接着进而以《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悟真篇》等,由修炼精、气、神入手, 来“养形”。并进而以《清静经》及《老》、《庄》哲学等由清静无为, 无所得入手, 来“养神”。
养形可以以内丹为主,以外丹之养生药物为辅来进行。内丹修炼之书甚多, 较合适于近代人好简要求的, 约有《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悟真篇》等书。《悟真篇》和《周易参同契》相同, 都是隐语太多, 较隐晦, 不适于初学。初学者, 可以由《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入手, 以此为基。
《太乙金华宗旨》较少用及铅汞、龙虎、坎离等名相, 以道教内丹金丹(金华)之修炼为主, 而以儒书、佛书相辅做说明, 文较易懂。此书以观想双眼及眉心三点为主, 将三点之光, 凝聚在眉心上, 再将其光引入心后、双关前处, 以待天心(玄关一窍)之开启, 玄关一窍开时, 自然引出先天一气, 便能逐渐荡除阴滓, 返回纯阳, 而圣胎可结, 金丹可得。书中也说明入静时所呈现的好坏证验及对治法门, 简单易行。此书在一九二九年, 由德国神父卫礼贤(RichardW ilhelm, 1873 – 1930年)予以翻译, 并由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C. G. Jung)撰长篇论文予以评述;其后一九六一年贝恩斯(Cary F. Baynes)据德文版译成英文;后来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汤线泰维和札幌商科大学副教授定方昭夫再将此书译成日语。至于中文译注方面,则以张超中《太乙金华宗旨今译》较佳, 张书和杜琮的《黄庭经今译》合成一本, 书名为《黄庭经今译·太乙金华宗旨今译》。
至于《玉皇心印妙经》, 全文由四字句的韵语五十句组成, 共二百字, 是道教内丹修炼的心要、精华;其重要性, 宛如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学的心要、精华一般。明·陆西星称誉《玉皇心印妙经》为: “是经乃上帝之心印, 诸经之鼻祖, 玉京之尊典, 有志斯道者, 当信受而奉行之。”《玉皇心印妙经》二百字, 约可分为三段。此三段, 分别叙述了精气神的重要与修炼成效、呼吸吐纳之方式及修炼次第、精气神三者之关系及灵丹妙用。文字虽短小, 却已涵盖了内丹的全部要旨。笔者曾将该书予以注释, 收入笔者《玉皇经今注今译》一书中。
既以《太乙金华宗旨》、《玉皇心印妙经》为基入手后, 其余如《悟真篇》、《周易参同契》等修炼之书, 便较容易弄懂。
内丹旨在“养形”, 养形须以外丹的养生药饵及养生概念相配合进行, 如此较易得到延生的效果。
关爱生命,关注护生园(护国龙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