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卷二
出处:护国龙王寺 录入:小米 上传时间:2015-03-01 16:34:18 点击次数: 次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卷二
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主编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卷二
【正文】
忠孝友悌。
【译文】
为臣为君应尽忠道;为子女对父母应尽孝道。兄与弟,同气连枝,所以,兄对弟应当友爱;弟对兄应当恭敬。
【例证一】
明永乐年间,李时勉做侍读时,奉皇上的命令,陈述十五件事,其中十四件都被皇上应允执行。明成祖去世,仁宗继位,改元洪熙。李时勉上疏谈论当时的政事,与皇上意见发生了对抗,皇上发怒,命武士用金瓜 (卫士所用的武器,顶端为瓜形,饰以黄金) 捶打他十八下,拖出金殿,降为御史。后来又因说话议事与圣旨意思相背逆,被下到锦衣卫狱中。开初,他的肋骨被金瓜打断了,到挨棍子时,断了的肋骨一下子自己又接上了,一个月后伤就好了。第二年,明宣宗继位,追究他抵忤仁宗的事情,下令叫士兵给他带上枷锁押到大殿上当面拷问。才一会儿,又命令王指挥到狱中去把他绑到西市斩首。王指挥由皇宫端西门出去时,他已被绑著进了皇宫端东门,所以没有碰见。他被拉上殿后,皇上问他为什么忤触仁宗。李时勉把当时上疏所陈述的事由一条一条背了出来。说到第六件事时,伏在地上不说了。皇上一再追问,他回答说:‘天子威风太大了,我无法详细回忆。’皇上笑了笑说:‘这件事的确是不好说的,谏稿还在吗?’他回答说:‘烧了。’皇上说:‘真是个忠臣啊!’命令卫士把他的枷锁取了,恢复了他的官职。
【例证二】
明景泰年间,章纶作仪制郎 (礼部官员) 因改换太子的事向皇上进言,获罪下狱,在狱中囚禁时间长了,头上长了虱子,痒得难受,很想有把篦子篦一下。忽然,有一群雀鸟共衔一样东西坠落在院子里。他拿起来一看,是一把新作的带有牙边的篦子。章公感谢神灵的赏赐。把篦子小心地珍藏起来。一天下大雨,章纶移到干的地方去睡,他刚挪开一间床那么宽的地方,墙轰的一声就倒塌了。如果他不移动一下,就压死在墙下了。
【例证三】
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他谎称家中的井里涌出美酒,请皇上去观赏。胡家的府第在西华门附近,守西华门的内使云奇知道了胡的阴谋。他奔跑著冲向皇帝的仪仗队,拉著皇帝的马勒子要想报告那里的情况,由于紧张,气太急,一时说不出话来,皇帝怪罪他太不恭敬。左右随从就把他拉下去一阵乱打。云奇的右臂已被打断了,临死前,始终竖著一跟指头,指著胡贼的府第,一直不肯收回去。皇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登上城楼往下俯看,看见胡惟庸府第内,屏障围幕间,有刀枪戈矛,兵丁埋伏了好几层,马上派人把胡惟庸捉拿了。胡惟庸的党羽都伏罪而被诛杀。皇帝想召见云奇时,他已死了。皇上非常悼念他,追封官爵,赐厚葬,并派六户人春秋两次祭祀时,为他扫墓祭奠。
【例证四】
李善是南阳李元的家奴。由于瘟役,李元一家都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名叫李续。生下来才只有十天,奴仆们私下商量,要杀掉李续,瓜分他的产业。李善暗地里背著李续逃到山中。他亲自喂养,他的乳房竟生出了乳汁。李续还是幼孩,李善凡事都跪著向他禀告。到孩子十岁时,李善和他一齐出山到县上去状告了那些奴仆们。县令钟离意,把那些奴仆全部抓来杀了。皇上因为李善的义举召他到朝中做官。拜他为太子舍人。后来又升迁日南去作太守。李善从李元坟墓经过时,一里以外就脱掉官服,穿起从前的衣服,拿起锄头到坟前除草,跪拜痛哭,非常哀伤。又亲自做菜去祭奠。祭拜时,他哭著说:‘老爷、太太,李善来了。’住了几天才走。后来他又升任九江太守。李续也做了河间府从官。
【例证五】
元朝末年,大明的部队攻克燕京。元朝的大臣危素和黄□约定以死殉国。黄□投井而死,危素逃到报恩寺,也想投井。一个和尚把他拉住,说:‘你一死,国家的历史也就断了。’因此危素未死。明太祖朱元璋仍然任命他当大学士。皇上虽然因他才学好,把他当作顾问,但心中却很鄙薄他的人品,有时竟叫他‘危狗’。有一天,皇上到东阁查看,危素走过来,他的鞋子发出‘咄咄咄’的响声,一直响到门帘里面。皇上问是谁,他回答说:‘是老臣危素。’皇上说:是你么?我还以为是文天祥来了呢!’危素十分恐惧,吓得周身是汗。皇上说:‘危素!你如果真是元朝的老臣,为什么不到和州去守余阙的庙去呢?’原来余阙十分忠于元朝,因不投降陈友谅而死了,明太祖赞扬他的气节,为他修庙祭祀他,所以派危素去做庙里烧香的人,让他于心有愧。不到一年,危素就因忧愁而去世了。
【例证六】
明朝太宰杨巍,每次上朝参拜完以后,就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穿起便服侍奉他的母亲。他为母亲端洗脸水,倒痰盂,搔痒擦背,所有的事都亲自去做。春天,他穿起平民百姓的衣服,把老母背在背上,在花丛中漫步游荡,树枝摇曳,花香扑鼻,他们在树荫下欢快娱乐玩一整天。不久,他以供养老母为理由,请求归乡,他的母亲一直活到一百零四岁。
【例证七】
江苏昆山的顾恂五十岁了,生了个儿子叫顾鼎臣。稍稍长大一点时,写了一篇陈述自己衷情的表文,每天晚上焚香,告请上天,愿意把自己的寿数加给父亲。慢慢鼎臣长大成人了。一天晚上,他作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黄鹤从天上飞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他自己焚烧告天的表文。表文后面写了一个很大的‘元’字,下面用朱砂红笔批注说:‘鼎臣愿减少自己寿数加给父亲,出于一片至诚之心,父亲增加二十四岁,儿子中状元。’后来顾恂寿命果然活到八十多岁,亲眼看见鼎臣中了状元,名满天下。
【例证八】
陈荣是福建建宁人,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明朝天启年间,县城遭水灾,老百姓被水淹没漂流。陈荣和他母亲被冲散,在两处各自都抱著一根木头。当陈荣到达岸边时突然遇见了母亲。原来,一艘官船中有位郡守夜晚作梦,梦见神对他说:‘明天中午,有孝子来搭你的船。’太守于是将船靠在岸边等待。到了中午,一根木头冲到岸边,陈荣就附在木头上。太守非常惊奇地问他:‘怎么你的孝心竟感动了上天呢?’陈荣说:‘我哪里知道什么孝不孝,我只知道有个老母亲,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罢了。’
【例证九】
杨乙是江苏武进圩桥的人,曾经给同镇的徐老汉家当酒保,挣的钱,全部拿回家供养父母。一有空,他便独自伤心落泪,徐老汉瞧见了,告诫他别这样,他呜咽著答不出话来。一天,他突然要告辞回家,无论怎样留他也留不住。他说:‘父母年岁很大了,说不定哪天不幸死了,我会一辈子遗恨,我不过是想回去让他们高兴高兴罢了。’回去后,他就去讨口,讨到食物,就是自己饿极了,也不敢尝一口,总是先供奉了父母。如果要到了酒,就跪著捧给父母,等父母端了杯子,自己才肯站起来。他还时常唱歌跳舞,逗父母高兴。像这样过了十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他又为父母乞讨棺材,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为他们装裹入殓。那时正是严冬,他光著身子也不顾,把父母埋在野外,自己露宿在坟边,白天夜晚,伤心哭泣。崇祯六年,徐老汉病重,到了冥府,刚到阎王的殿前,就听见有人向上传话,差役报告:‘杨孝子到了。’他一看来人,就是他原来的酒保。这时阎王急忙走下台阶迎接。请杨乙换衣,戴上帽子,系上袍带,请他在上位坐下。阎王又向杨乙作揖,说:‘天帝嘉奖你诚挚的孝心,下达指示,特别任命你作一方之神。’接著,又献上歌舞,设宴款待他。那时,徐老汉站在一旁,杨乙看见他,就对阎王说:‘这是我的熟人,请你赏赐他生还。’阎王同意了,对徐老说:‘你回到人间,要多多劝人行孝道,孝顺一定有好报,杨大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徐老汉苏醒后,马上派人去探访杨乙的消息,杨乙已经死在他父母坟墓旁了。于是就传扬他的故事,劝导世人多行孝道。
【例证十】
明朝弘治辛酉年,(西元1491年)山西省和顺县有一个粮户,上完粮,到布政司去领过关文书,突然看见他们县的县官到省城南门来了。县官撤去了仪仗和随从,只带了一个仆人为他牵马。他对粮户说:‘你暂且和我一道去会议厅看一看。’粮户就跟著他去了。一会儿,全省的府、州、县级任正职的官员都到齐了。于是就进会议厅去,见一位大官坐在上面。府州县的官员们依次序一一就座,喝完茶,一会儿,一个传达命令的使者把一卷文书放在桌上,说:‘上天降下的山西省新举人的榜到了。’拆开榜文,旁边有一个官员唱读榜上的名字,道:‘第一名,李翰臣,大同府学生。’大同府的县官站起来答话,说:‘这人孝顺友善,爱做好事。’到第六名,叫陈桂,和顺县的官员答应说:‘这人对继母能尽孝道。’到第四十一名,县官回答说:‘这个人不孝,还把他的弟弟赶出去给别人当佣人。’大官就拿起笔把他的名字抹了。以后又有官员回报了哪些人有哪些罪过,共好几名,大官都像前面一样,将他们的名字抹了。名单唱念完了,大官又叫官员们推荐自己知道的人才。大家推举了二十五个,大官挑选了九个,叫记录抄写的人连忙写好。又指示传令的使者说:‘本月二十五日,考生就要进场了,赶快把名单送上去,不要误了事。’粮户把这些都一一记在心上。第二天,他领取了通关文书回家,到了槃陀驿,遇见了陈桂。他对陈桂说:‘你今年要考中第六名。’陈桂不相信,他就把看到的事讲给陈桂听了。到发榜时一看,陈桂果然中第六名,其他的也全部应验了。
【例证十一】
钱塘人吴□,明朝洪武年间在四川做官。他的父亲吴敬夫十分思念他,于是写了一首诗寄给他。诗中说:‘剑阁淩云鸟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老怀一掏钟情泪,几度沾衣独泫然。’吴□收到诗以后,始终留恋自己的官位,不愿意回去。到吴敬夫去世,才因守孝离任还乡,不久他也死去了。
【例证十二】
陈世恩是夏邑地方的人,明朝万历十七年的进士。他有兄弟三人,老大为孝廉,老二就是陈世恩。三弟年纪还小,喜欢浪荡游玩,早出晚归,习以为常。孝廉正颜厉色地规劝他,也不悔改。陈世恩对孝廉说:‘你这样只会伤了感情,没有益处。’他于是每天晚上亲自守候在大门外,等他弟弟走进门后,亲自把门锁好,又问弟弟冷不冷,饿不饿。像这样好几晚上,弟弟非常悔恨,不再很晚回家了。到陈世恩地位很高时,孝廉已去世了。有个叫吴三的,是孝廉妾的弟弟,来探望他姐姐,衣服穿得很破烂。陈世恩请他坐在对面一齐吃饭,三弟从外面来,对他哥说:‘另外找个地方安排他吃饭就行了嘛!何必当成客人对待呢!’陈世恩说:‘这位偏房嫂嫂无儿无女,年纪轻轻寡居,为我们兄长守节,我感激她敬重她,因此推及到他的弟弟身上。坐在对面吃饭又有什么妨害呢?弟弟也很感叹佩服。陈世恩有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
【例证十三】
黄士俊是广东顺德的人。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半路上听说兄长病危,十分感叹地说:‘哪有急切追求功名而慢待手足之情的道理呢?’于是连忙返回家中,亲自给兄长熬药喂药,眼睛都不闭一会的守了十几个昼夜。兄长的病慢慢好了。万历三十四年冬天,他又北上去参加考试,快到京城时,他梦见自己进了皇宫的大殿,在朝廷上拜见皇帝,皇帝说:‘你今天才来呀!我现在第一个就要用你呵!’第二年果然考中了状元。
【例证十四】
江西的过东明家中很富裕,他的小妈所生的弟弟很穷又是个无赖,东明骂他,把他赶了出去。他想他这位弟弟一定会报复,心中惧怕,于是找了些事由让他死在狱中。没过多久他看见他弟弟踉踉跄跄地跑进了马房,他连忙去看,马生了匹小马驹。东明知道这是他弟弟的魂魄托的胎,非常警惕。这匹马驹十分驯服可爱,因此东明又很喜欢它了,但是始终不敢接近它。把它卖到附近村子去,它又偷偷跑回来,见到东明作出十分依恋的样子。东明就忘记了以往的戒心,上前去抚摸它,那匹马更加俯首听命于他,当东明更加靠近它时,它便接连向东明腹部踢去,东明于是倒地而死。
【例证十五】
明嘉靖年间,河北宝坻有个叫杨威的人。他哥哥杨成很有钱财,临死时拿出一千两银子,流著泪交给他,说:‘我的儿子太小了,我耽心他不懂事,弟弟你把它收下,等我儿子长大了,你分一半给他。’杨威假意答应了,但到时候却不给他侄儿了。杨成的妻子就到本县县令张大人那里告状,张大人无法判决。那时,正好抓了一群盗贼在旁边。盗贼见到杨威,就叫喊著说:‘这个人一向都很穷,现在突然就发财了,一定同我们一样,是抢来的钱。’杨威连忙说:‘我的钱是我哥哥死的时候寄放在我这里的,怎么会是抢的呢?’县令笑著说:‘是老天爷派这些强盗来给你哥哥作证人啊。’于是,把那笔钱全部判给了他哥哥的儿子。
【正文】
正己化人。
关爱生命,关注护生园(护国龙王寺)
- 【上一篇】:学诚法师:微教言 如何区分佛菩萨和魔的加持与感应?
- 【下一篇】: 正己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