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毛节是武进县人。明朝洪武年间,以乡中‘三老’的身份升为御史,在江西做巡按。
出处:护国龙王寺 录入:小米 上传时间:2015-03-01 16:41:16 点击次数: 次
毛节是武进县人。明朝洪武年间,以乡中‘三老’的身份升为御史,在江西做巡按。
一日他穿便服到所管辖处巡行,遇一老年妇女呼天抢地哭,毛节问她哭什么,老妇说:‘地方上有“小姑神”,每年必须用童男童女祭祀她,供她吃掉,如若不然,灾殃就会不断到来。我不幸生了两个儿女,大的已经被巫师选去了,今年又临到小的了,所以很悲哀!’
毛节走一里路后,又遇见一位老妇,也哭得很伤心,又问她什么原因哭,回答说:‘我有一个儿子,已经承担家业了,现在被妖怪摄持,快要死去,如果儿子死了,我也就没有生路了。’
毛节回到官署,就写了一篇申讨的公文,交给县官,拿去召唤城隍神。县官早晨起来,就到城隍庙里焚烧公文,退到下边小睡了一下,梦见城隍神说:‘穿绣袍的官员以公文相召,理应立即前往,无奈我是阴界的官员,不敢早晨来拜会,只能夜里来。’县官就向毛节汇报了情况。
当天晚上,毛节点著蜡烛坐在堂上。二更天时,有穿大红袍的长跪在庭前。毛节责问道:‘国家封你为城隍神,应当为老百姓祛除妖邪祸害,为什么放纵两个妖精出来作怪!’城隍惶恐地解释道:‘我德行不够,确实敌不过妖精。被称为小姑神的是一只白狐狸,迷惑男子的是他家老树精。您大人光临此处后,妖精们都已经逃跑了。’
第二天,毛节命令拆毁小姑山祠,砍伐了老妇儿子家里的大树。那个地方从此安静了。
【例证七】
明代忠肃公于谦当秀才的时候,听说‘星宿阁’楼上有邪魔鬼魅,能迷惑人,夜晚在那里住宿的人都会死去。于谦有一天乘著酒醉就睡眠在那楼上。三更天,看见有五个仕官打扮的赴宴回来,前行仪仗队刚到,听见有人说:‘丞相在这里!’五个人都惊骇逃散,遗留下两个金杯在窗外。
第二天早晨,于谦把金杯装在袖筒里下山,听到路旁行人都在说,昨夜某家以酒席敬献五通神,忽然失去金杯两个。于谦于是将杯子带去交还给失主。才知道这家人因为女儿病了,在作祈祷。
于谦一来,女儿的病就好了,那家人大为喜欢,愿将女儿嫁给于谦——这就是后来的董夫人。
后来于谦任兵部尚书,并且加封为太子少保。当时,石亨有个心爱的姨太太,名叫芳华,才貌超群,凡亲友来他家,都要叫出来相见。有一次,于谦来到石亨家。石亨为了在于谦面前炫耀,就叫芳华出来。芳华感到很为难,虽然丫环们不断催促,她终于没有出来。
于谦走后,石亨进入内室大发脾气,芳华就走进墙壁中回避了,说道:‘邪不胜正,道理固然。我本来不是人,实际上是一株古桂树,变成人类形象。今天于公秉赋著光明正大之气,我哪里敢接近他呢?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武三思的爱妾,不敢见狄仁杰吗?我从此与你永别了。’说完之后,就不见了。
【例证八】
钟云是丹阳人。刚满二十岁时,到昆陵去办事,傍晚才回家。走了几里路,忽然有两个青衣婢女打著灯笼为他引路。钟云问她们从哪里来的,都不答话。离丹阳还有几里路的时候,天快要亮了, 青衣婢女跪在钟云面前告辞,说道:‘我们是被常州府城隍派遣的,因为先生正直无私,特地来护送你。’
【例证九】
永嘉人许及之,世代修积善业。家中侍奉神明非常恭敬。夜里有盗贼进门,全家人都没有察觉。许及之梦见盗贼来到后,有个巨人举矛驱逐贼人,随即惊醒。起身查看,则大门已开,而家中完全没有丢失东西。天明,看见一只长矛被投掷在门外。回来焚香的时候,而神像手中所持的长矛已经不见了。全家无不惊讶,立即向神礼拜。
【例证十】
延庆州人黄钟,四岁就成为孤儿,被伯父养育。伯父很贫穷,夫妻俩每天吃糟糠,偶尔弄到一点米,都让黄钟吃,黄钟很感激他们的情意。才六岁时,就流著泪告诉伯父,希望读书,成就功名,以报答伯父母。然而伯父太穷,不能出学费送他上学。
有一天,州官蔡公梦见城隍神说:‘你所管辖的郡中有一小儿,日后要当顺天府尹,现在贫穷不能上学,然而他有一念善心,期望报答养父养母,已经感动了神明。先生你可以周济他。再就是这孩子白天庙中玩耍时,踩过我的肩头。’第二天州官到庙中,仰视神像的衣冠仪容,完全像梦中所见的那样。而左肩上果然有小孩子踩过的痕迹。
州官召集在庙中玩耍的孩子们,恐吓地讯问他们,才知道是黄钟所作,问他为什么,说是上去摸雀窝的小鸟。然后问他家里情况,知道了他家中的贫穷状况。州官就每月供给大米一石,让孩子的伯父养他。又为他找了一个高明的教师,送他去学习,州官自出学费给教师。
过了三年,州官卸任离去了,这时黄钟才十岁,已经能作文章,而州官竟一点也不泄露梦中所得的预言。十八岁时,黄钟由地方官推荐进京应考,随后中进士及第。
州官蔡公辞官回来,特意来看黄钟,才将梦中之事告诉他。黄钟拜谢,以老师的礼节接待他。后来果然官做到顺天府尹。在这之前,他的伯父已过世,伯母已嫁了别人,黄钟事奉蔡公非常恭谨,孝敬供养胜过亲生父母。
【正文】
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译文】
人诚心行善,久而久之,善信而终可成神仙,想成为天仙,就应积累一千三百件善事;想成为地仙,就应积累三百件善事’
【例证一】
《梓潼帝清河内传》说:‘我原先是吴越一带的人,诞生于周朝初年。我曾经投生七十三世,都是士大夫身,从来没有残害过百姓 ,虐待过手下的小吏。西晋末年,又降生在越西地方,是在丁未年二月三日辛亥子时诞生的。生时,祥光如同帷幕笼罩在家中,黄云弥漫在野外。我儿童时不爱好嬉戏,白天读诵很多书籍,晚上也不与其他的小孩子玩耍,常自笑自乐,居民凡是有求神祈祷的,我就讥笑他们。以后夜里常作梦,梦见自己或者化为龙,或者化为王者,持掌天符,或者化为管水府的官员,自己也感到颇为奇怪,也不甚相信。后来,有一年春夏秋农时大旱灾,女巫跳神求雨,也没有效验。我就夜晚到水边,以梦中自己的官衔告诫河伯,当时自己还犹豫忸怩,不敢肯定能不能行得通。忽然阴云从四面涌来,风雷骤起,一位官吏在我前面顶礼,并说道:‘通判大人请搬家吧!’我就说:‘弄错了,我是张家老者的儿子,叫张亚。’官吏说:‘奉命前来敦促你。’我说:‘家人怎么办呢?’官员说:‘你先到上任处去吧!’我正惶恐不决的时候,官吏将我扶上一头白驴腾空而去。俯首再望乡里,风雨声中什么都看不见了。
到了一座山,形若凤凰伏卧,下有古湫深潭。官吏引我进入一个巨大的洞穴,洞门有几柱石笋。官吏说:‘要求雨,祷告这石笋最灵验,它的名字叫“雷柱”。’正要撩起衣服进洞穴,官吏又说:‘先生还记得您曾经是周代的人,投生七十三次,都以积阴德传家,一直到今天吗?’我才恍然大悟,如同大梦初醒一般。
官吏又说:‘先生的户籍在天上,得到了神仙的品位,人世间少有人知道。晋朝很快就要中兴,先生可以找个地方去宏扬教化。’我说:‘感谢天使的告知。’进入洞穴后,接近地面而足不沾地,身体好像飞腾在虚空中一样。穴中有禁卫人员,我的全家人已被送到那里了,几天以后,我又改扮成儒生,前往咸阳。
【例证二】
魏国公韩琦,少年时就中进士,官位显赫,任安抚使。赈灾救活饥饿的人民一百九十多万,又救活因遭水灾而流浪的人口七百万。在大名府当知府时,下属路秠呈上公文,末尾忘记署名,韩琦看完公文后,用衣袖盖著文件,抬头与路秠谈话。讲完后,从容将文件交还,路秠退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不小的失误,一面自己深感惭愧,一面赞叹说:‘魏公真是天下的盛德啊!’
有人献给韩琦两只玉杯,是绝世之宝,韩琦用一百两银子收为珍贵古玩。每逢宴请宾客,就将玉杯放在一张桌子上面,盖上锦锻。有一天宴请漕运的官员,一个小差官不小心将桌子碰倒,两只玉杯一齐摔碎,全体赴宴人员大为惊愕,差官跪倒在地,请求赐死以谢罪。然而韩琦神色不变,笑著对客人说:‘大凡事物的成坏都是定数。’
又对差官说:‘你失误并不是故意的。’所有的客人都感叹佩服。
韩琦在山东武定府作统帅时,曾夜晚写信,叫一位士兵手持蜡烛站在一旁照明,那士兵偶而张望别处,蜡烛燃烧了韩琦的胡须,他只用衣袖拂捋了一下胡须,照样写下去。过了一会,回头一看,已另外换了一位士兵了。韩琦担心主管的官员会鞭打刚才那名士兵,急忙把他喊回来,对管事的说:‘不用换人,他现在已经懂得怎么持蜡烛了。’
士兵当中有一个私自逃走去看他母亲的,几天之后才回营房,按照法律应该杀头。那个士兵说:‘母亲已衰老多病,又在附近不远外。我常常担心不能再见她了。虽然确实知道擅自探望必犯死罪,只求一见,就是死了也不遗憾了。’韩琦感到很凄恻,了解情况的确属实后,就通融将他释放了,军队之中无不感动得流泪。
韩琦刚刚执掌大权的时候,用了三十万贯钱买了一个姬妾张氏。张氏长得很美,写好契约,张氏忽然流泪。韩琦问她原因,张不愿以实情相告。韩琦说:‘你既然不愿意说,我也不需用你了。命令手下人烧毁契约,将张氏遣返。张氏惊惶恐惧地流著泪说:‘我原来是修职郎郭守义的妻子,郭守义在湖南做官。部里使者因挟私仇,弹劾守义,使他丢官免职。现在已是深秋,年终将至,我担心全家会饿死在京城,所以愿意出卖自己来养活守义和儿女。’
韩琦很怜悯她,就留下卖身契,让她拿著钱回家,并传告守义,如果的确是无辜丢官,可以向朝廷申诉。冤情若能昭雪,你再回到我这里来。张氏很感激地离开了。
郭守义后来果然得以申雪冤情,接著就调往淮右为官。张氏也如约而来,韩琦不让张氏见他的面,派人告诉张氏:‘我位居宰相,岂能让士人的妻子做我的小妾,原来你的卖身钱想必已经用完了。’于是用卖身契包二十两银子交给张氏,并告诉张氏说:‘帮助你的丈夫好好做官,善养郭氏的儿女。’
张氏见不到韩琦,望著大门涕泪不止,百拜而去。
韩琦后封魏国公,年岁很高时,在相州逝世,皇上追谥为‘忠献’,五个儿子以及孙子曾孙均卿相。韩琦的部下官员孙勉,因为杀大鼋在阴间受责罚,曾看见韩琦为紫府真人。
【正文】
关爱生命,关注护生园(护国龙王寺)
- 【上一篇】:浮梁人戴珊在水边的小楼上读书。
- 【下一篇】: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