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居士:“福禄随之”善人之七种善报_太上感应篇浅释 - 护生园感应 - 放生_护生_护生园_放生仪轨_放生功德_放生护生问答_关爱生命-护国龙王寺
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 调用不更新 > 护生园感应 >
明如居士:“福禄随之”善人之七种善报_太上感应篇浅释
出处: 录入:常赞 上传时间:2015-05-29 19:53:35 点击次数:

 

 明如居士:“福禄随之”善人之七种善报_太上感应篇浅释


 

 

     
 

 

善人的第三种善报就是“福禄随之”。福,是指内在身心的快乐;禄,原意是官员的薪水、俸禄,这里是指外在的物质生活资具、受用、地位等。“福禄随之”的意思是,不仅内在身心快乐,而且外在的受用、资具、地位等也跟随着善人。

内在身心快乐,是行善的感受等流果;外在受用、资具、地位充足,是行善的增上果。善人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从内心深处希望一切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永离众苦及众苦因,别人得到安乐就像自己得到一样,见人得到痛苦就像自己得到痛苦一样。以此发心,久久熏习,阿赖耶识中种下的全是导致自他安乐的种子,因而这些种子现行时,必然享受内在的身心安乐以及外在的资具受用。如《诗经》中说:“乐只君子,福禄申之。”意思是说,快乐贤良的君子,幸福与受用跟随着他们。

唐朝郭子仪,早年从军,立功渐渐升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河北、河东,升任兵部尚书,后来又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他一生将天下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几十年如一日。因其善业所感,富贵长寿,子孙显贵,福禄双全,古今罕见。后人评价说,他福完备、禄丰厚,是平息叛乱的功劳以及自己个人善德完备所感召。

明朝凤阳的郑照,每日所做之事就是利益他人。一天晚上,梦见自己来到天府,见到神在一个空座位边等待自己,并说:“你原来命中贫寒,因为厉力行善,所以福禄二神,会跟随你。命终之后,你会投生天道,这个位置就是你的。”郑照醒来后,善念更加坚固,名声也更显著。脚踏之处甚至有金银衬足,所至之处备受恭敬,子孙富贵昌盛。后来长寿而终,果然身体羽化成仙。

明朝袁了凡,早年被一算命高手算中生平一切——能活到多久,有无子息,官位做到什么程度,即便什么时候吃多少米都被算中,而且自己的遭遇也印证了算命先生的预测,于是觉得命运天定,不思进取。后来,被金陵栖霞寺云谷禅师点化,告诉他“命运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所决定”的因果法则之后,就开始努力行善,结果很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仅自己一生幸福,而且受用丰厚,子孙兴旺。他将自己一生行善积德的经验总结成四个教诫,撰写成《了凡四训》,以流传给后代子孙。直到如今,《了凡四训》这本书仍在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激励着他们使用因果法则,断恶行善,改变命运。

明朝俞净意,早年与同学结文昌社,行善积德。但由于自心习气所致,导致行善流于形式与表面,内心的恶习仍未得到有效根除,结果自己的命运坎坷。多次考试都失败了,最后只能以教书为生,生下的子女,死的死、丢失的丢失,妻子也因为子女的死亡与丢失哭瞎了眼睛。后来得到灶神的指示,指出了他行善的不力以及内心未断的意恶之后,幡然醒悟。从此之后,猛利断恶,不让丝毫的恶念在内心生起,凡是应该做的善事,都很努力地去做。这样行持了三年,命运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被推荐到京城教书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并且妻子的眼睛也复明了。俞净意先生自从认真断恶行善之后,内心就开始渐渐幸福起来了,外在的受用也渐渐改善了,眷属也越来越圆满了,而且后来,他的子孙都很兴旺发达,自己也长寿而终。俞净意命运的转变,充分说明了一点:快乐与受用永远伴随着那些善良的人。

有人疑问:有些人一直在努力行善,为什么还在遭遇种种不如意呢?有些人一直在作恶,为什么还在感受快乐呢?答:善人行善仍在受罪,那些罪是他过去的恶所致,现在的善必定会招致未来的快乐,这一点没有任何疑虑;恶人仍在享乐,那些乐是他过去的善所致,现在的恶必定会招致未来的苦果,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

行善积德的第四个善报就是“众邪远之”,第五个善报就是“神灵卫之”。由于这两个善报是以对比的方式出现的,所以这里一并加以观察。“众邪远之”意思是,各种邪恶的鬼神都会远离善人;“神灵卫之”意思是,各种善神善灵都会帮助护卫善人。

有人问:这里的“神灵卫之”与前面所说的“天道佑之”有什么差别呢?答:前面讲的“天道佑之”是指上界天人会保佑善人,这里所说的“神灵卫之”是指下界旁居于人附近的神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居于人体内的身神、肩神等,二是居于人周围的神灵,如土地神、灶神、城隍、山神、树神、禾苗神等等。

如麦彭尊者的《二规教言论》中说:“颠倒利害随意行,得势诸天亦役使,失势恭敬怨敌故,守神战神皆不悦。……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这里所说的“守护神、战神、身神、肩神”都是住在人体内的神,当一个人道德败坏时,这些体内的神灵就会离去,使得这些人丧失一切威德。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断积德行善,这些体内的神灵就会守护这个人,如《二规教言论》中说:“何人勇敢不脆弱,亲怨悲恨不颠倒,国王亦为护如眼,诸神护之何须说?”也就是说,对于善人各种神灵必定会不请自来地护卫他们。

为什么对于善人,各种邪灵会远离,而各种善神会亲近护佑呢?古语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样,善人周围也会积聚善神,恶人周围也会积聚恶神。恶神内心邪恶,所以他们就希望见到与自己一样的恶人;善神内心善良,他们就希望见到与自己一样的善人。例如,当一个人生起要杀人的恶念时,此时周围有杀生习性的恶鬼邪神,就会心生欢喜,并且加持此人发起冲动去杀人;一个人生起偷盗恶念的时候,此时周围有偷盗习性的邪灵就会暗地里加持怂恿此人去偷盗。而善人心中生起的都是善念,与恶神的起心动念格格不入,所以恶神就会远离善人。相反,由于善人的起心动念与善神相应,所以善神就会生起欢喜心,加持并护佑善人善愿成就。

《德育古鉴》中一则公案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他见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鬼跟着元自实,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杀气腾腾,样子非常凶恶。没过多久,元自实又回来了,轩辕翁看到这次跟随他的,都是头上戴着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的神人,手持香花幡幢,露出祥和愉快的表情。轩辕翁深感讶异,就上前询问元自实原因。元自实说:“姓缪的忘恩负义,我正要前去杀他,但到了他家门口,我突然心想:他虽对不起我,但他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杀了他,岂不是等于杀了他一家吗?因而于心不忍,念头一转,就回来了。”轩辕翁将刚才所见告诉了他,并恭喜道:“你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知道了,你将来必定会有厚福!”元自实听了这番话,更加精进认真地行善,后来考取了功名,官做到宰相。而缪材却颓废身亡。

由这个公案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若是特别恶,旁边就会有恶魔非人推波助澜,加持此人恶愿成就,从而招致很多灾祸;相反,若是内心特别善良,邪灵就会远离,善神就会跟随。所以,善人会得到“众邪远之,神灵卫之”的两个善报。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关爱生命,关注护生园(护国龙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