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应该判轻刑的,却把他判了重刑。 - 护生园问答 - 放生_护生_护生园_放生仪轨_放生功德_放生护生问答_关爱生命-护国龙王寺
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 调用不更新 > 护生园问答 >
 把应该判轻刑的,却把他判了重刑。
出处:护国龙王寺 录入:小米 上传时间:2015-03-02 10:32:18 点击次数:
 把应该判轻刑的,却把他判了重刑。   【分析】   书经说:‘法官在判刑的时候,若是心中感到怀疑,就应该判得轻些。’又说:‘判罪宁可判得轻些,也不要判得比他应该判的罪刑重啊!’但是居然有法官,故意把应该判轻的判成了重刑,实在是严重违背了圣人体恤怜悯罪犯的用心啊!而且人命关天,关系生死,责任更是重大,负责审案的官员,最应该加以留意,小心的搜查证据,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容易被诬赖之徒乘机利用,而误导了案情啊!   故事一:   李若水在担任淮南司理的时候,当时有五名强盗,因为事败被捕入狱;强盗在被审讯的时候,曾经说出与一位出家人一同结党抢劫;后来这五名强盗,都被判了死刑,而且死刑都已经执行完毕了,那位出家人才被官府发现。出家人说:‘贫僧实在没有做过强盗啊!’李若水对这位僧人,应该可以从轻发落;因为强盗都已经死了,无法对质啊!但是李若水坚持强盗说的是真话,竟然狠心的用残酷的毒刑,杀死这位出家人。未料一个多月之后,狱卒李能无缘无故的大叫道:‘和尚啊!这不干我的事啊!这完全是司理李若水威胁我,逼迫我杀你的啊!’李能说完就死了。第二天推司刘元也死了。又过了一天,李若水就暴毙了。不久之后,李若水的家人,也差不多全死光了。   故事二:   宋朝的铁面御史赵清献,在他担任武安节度推官的时候,有老百姓伪造使用印章,他的部属都说:‘伪造使用印章的人,依法应当要判处死刑。’惟独赵清献公说道:‘百姓造印是在朝廷大赦之前造的,而在大赦之后才使用;大赦之前并没有使用,大赦之后也没有再伪造啊!所以不论是在大赦之前,还是在大赦之后,依法都不会被判处死刑的啊!’最后赵清献就以‘罪疑从轻’,把这些涉嫌伪造用印的百姓给释放了。后来他当四川成都知府的时候,有位名叫李孝忠的,聚集了二百人;并且私自制造符牒,度人为僧;有人就用图谋造反的罪名,向官府告了李孝忠一状。官府就派人把李孝忠和他的徒众,以图谋造反的罪名,全都捉拿下狱问罪处死。而赵清献独排众议,决定仅处李孝忠私自制造符牒的死罪,其余的人,都免除了死刑。赵清献公对这件案子的处理,竟然被喧腾开来;消息传到了京城,说他胆大妄为,竟然敢替叛党脱罪;朝廷就派人查核他对本案判刑的文书,核对有无枉法的地方,最后朝廷还是认定他的判决是正确的;后来赵清献公,官做到了太子少保,他的两个儿子赵岏、赵斗都很贵显。   见杀加怒。   【解释】   看见有人被判死刑执行死刑的时候,不替他哀怜,反而加以嗔怒,这种人实在是太残忍了!   【分析】   曾子说:‘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是说有罪的人,当他接受刑罚的时候,仍然应当要体谅他犯罪时候的动机,不可以轻率任意的加重他的罪刑;况且死者不可能再复生,虽然是他自作自受,罪由自取;然而现场看到他受刑被杀,心中应该是感伤不已,正要为他掩面哭泣流泪都来不及了,怎么可以加以嗔恨忿怒呢?这种人的心,实在是太残忍了。至于家禽兽畜鱼类,被人宰杀的时候,更是应当要怜悯它们的无罪无辜;若是见到它们被杀而加以嗔恨愤怒的话,这种人一定是残暴酷虐嗜好杀生的恶人啊!   故事一:   宋朝的大臣卢多逊,被贬官流放到朱崖(现在的海南),当时的谏议大夫李符,为了这件事情,就入见宰相赵普,并且向赵普进言说:‘朱崖虽然是在海外,然而那里的水土气候不错,流放到那里的官员,也多能够保全住性命;而春州虽然是在内地,但是放逐到那里的官员,则必定会死,希望您能够变更前令,把卢多逊放逐到春州;对外而言,可以彰显您的宽宏大量,实际上则可以置他于死地啊!’赵普听了李符的建议,就点点头表示同意。一个多月之后,李符因为出事,就被贬官流放到春州;当李符到达春州郡的时候,就死在那里。   故事二:   羊道生是邵陵王的参军,他有一位哥哥名叫海珍,担任溠州的刺史;有一次,羊道生请了假去看哥哥,见到一个人被绑在树上,哭著恳求他说:‘溠州刺史要把我杀掉,乞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啊!’道生就问他说:‘你犯了什么罪?’那人说:‘我只是想要逃跑叛离啊!’道生听了非常生气的说:‘你犯的这个罪,最是令人生气。’说著就用自己的佩刀,挖下了犯人的眼睛,一口就吞了下去;过没多久,道生的哥哥到了之后,就下令将此人斩首。道生就觉得刚才吞下的犯人眼睛,哽在喉咙里面下不去,并且渐渐得感到发胀阻塞;道生因此没有办法进食,就饿死了。   故事三:   明朝的刘锡之,曾经梦到有人向他拜求说:‘我乃是宋朝的大将曹翰,从前在唐朝的时候,我是一位小官员,因为听法师讲经有所感悟,就供养法师一顿斋饭;从此以后,就感招了福报,生生世世都投胎做人,渐渐的累积善因;到了宋朝,我在军中担任副将的职位,因为我久久攻城不下,心中十分的气愤;攻下城之后,我就下令屠城,杀光城内的军民;因为我屠城滥杀的缘故,自此以后,我就生生投胎做猪,以偿还所欠的杀债。前两年,佃户用我来抵偿欠您佃租的钱,承蒙您慈悲可怜我,使我能够存活下去没被杀掉;今天我就要在这里偿还以往所欠的杀债,马上就要被人杀了,所以特别前来向您求救啊!’刘锡之就说:‘那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救你呢?’曹翰说:‘禽兽每当被人宰杀屠割的时候,真是痛苦不堪,难以形容;这时候听到念佛的声音,才能够解除痛苦。所以希望您凡是见到牲畜被宰杀,或是被烹煮的时候,发大悲心;应当念阿弥陀佛,或是持大悲咒,准提咒,回向众生,这样不但能解除我被杀的痛苦,而且还有超脱的大利益啊!’曹翰说完了之后,就很悲伤恳切的向刘锡之道谢离去。   故事四:   从前有位叫郑邻的人,突然的就暴毙死了;后来冥王发现,原来是抓错了人,就把郑邻放回,阎王对郑邻说:‘你回到阳间以后,应该要认真的积德行善;看见有人杀生,你就为它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那些被宰杀的生灵,因此就能够投胎转世,而你也可以得福啊!’   【再析】   由此可知,念佛的确能够超度荐拔亡者,而自己现世也能够增福添寿,这一生的寿命报尽的时候,也必定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或有人问:‘只是念佛的名号,为什么自己和他人,都能够因此而获利益呢?’我回答说:‘众生因为久远劫来,迷失昧却了本性,想要他觉悟,实在是遥遥无期,太难太难了啊!但是只要一听闻到佛的名号,这种迷昧就会觉醒;况且他人以残忍的手段杀害生灵,而我则以慈悲拔苦的心,来为被杀害的众生念佛,那么舍恶从善之路,就在这里了啊!所以见到众生被杀,为他们念佛,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啊!’   明朝的憨山大师说:‘我在平常的时候,每当听闻到牲畜被宰杀的声音,不觉得就会感到心痛;就立刻为它们念佛和念往生咒,我这样做,也只是为这些被宰杀的生灵,尽我的一份心罢了。’看到以上的两件公案,才知道众生被杀受痛苦的时候,能够听闻到佛号的音声,那么他们事实上就能够获得大利乐;所以我们凡是看见或是听见众生被杀,或是看到在砧板上、汤锅里被杀被煮的生灵,随时随地都应该要发这个大悲心,为他们念佛;这样就能够做到真正慈悲,拔除众生的痛苦了。若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发这个慈心三昧,那就全都是菩萨度脱众生的大事啊!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啊!   【结语】   审判和狱政,是属于国家施政的大事;老百姓的生死,也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太上立言,首先就要严格的禁止行贿;至于理曲理直判刑轻重之间,尤其重视负责审判的官吏;因为他们握有权力,容易帮助人行方便啊!然而官吏一人的耳目,是非常的有限;所以担任部属的书办衙役,若是能够除去自己的恶习,跟著长官行善,救人于患难之中,这样就可以造无量无边的功德了。要知道善跟恶的分际,就在自己心中的一念啊!而借著风向拉起帆布,做起来就更容易了。别人说:‘公门不可入啊!’我却道:‘公门好修行啊!’古人说的话,怎么会骗我呢?至于杀人杀物,无论是别人杀,还是我杀,这都是杀啊!纵然不能够做到挽救被杀生灵的性命,难道虔心的为它们念佛,也会花费自己的钱财,浪费自己的力气吗?这个道理,请大家要仔细的想一想啊!   知过不改。   【解释】

关爱生命,关注护生园(护国龙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