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以慈爱、俭朴、不做背离天道之事为原则,来修身养性以奉天命。
《乐天长寿辞》中说:“健康要道,端在正心。喜怒不萦于胸襟,荣辱不扰乎方寸。纵遇不治之疾,自有回天之功。”一个纯正智慧的人,身体器官的各个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强大。
平日,纵使我们饮食有道,运动有方,也只是在追求养生之术,而非养生之道。唯有修心养性才能以道御术,回归养生的根本。
从古代智者、精英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关于修心养生的灵感与启示。
一、修心药方
唐代著名禅师无际大师,91岁无疾而终,生前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须速戒之。”
无际大师的修心药方,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思想:敦伦尽分、行善积德、知书达礼,从容中道。明白了这一总的道理,且坐言起行,则人的心性也就安定了,心性安定则知享天命,故而身心安泰。
二、恬淡处世
古人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是指音乐、绘画、对弈、垂钓等,可使人的性情受到陶冶熏陶,让人知情识趣,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心存贪念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而其自己也会终日魂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凡事留有余地,有风不要驶尽帆,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关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病由心生,受世俗的影响,易心浮气躁,妄念纷飞,心存怨气,从而导致心气神皆不顺,容易致病。身处宁静之中,保持心境澄明,必然有利健康。
三、“仁者寿”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影响深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四、“养心靠义”
汉代董仲舒指出“养心靠义”,“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高尚的情操可使人心情常保愉悦,心理健康常存。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孟子认为良好的修养有益于人体健康,每一个人都应“善养浩然之气”。
五、行善修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明代的《寿世保元》称:”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
张景岳在《先后天论》中写道:“唯乐可以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
医学研究表明,人在做好事后,唾液中免疫蛋白含量大大增加,这是一种抵御传染病的抗体。
六、修养德行
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提出了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常存欢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等,作为养德要诀。
明代医学家孙志供认为:“德为福寿之本”。
东晋著名养生家葛洪指出:“若德行不修,但多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言:“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 【上一篇】:肿瘤科医生送你一份致癌物的「黑名单」
- 【下一篇】:善待动物组织为鸡举办午宴 宣传素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