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持戒忏悔 >  正文
如果我们不能够持戒修行,功德都不扎实
上传时间:2015-06-04 21:04:37   点击次数:

 「《十往生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这是经上的一段文字。经中善男子、善女人,我们一定要懂这个意思,这个字常见,但是它是非常有关键性的。如果我们不能够持戒修行,功德都不扎实,很容易退转,很容易动摇,所以一定要从根本下手。根本下手还是得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是戒律当中的戒律,它是根,这个东西做不到,《十善业道》也就不可能做到;《十善业道》做不到,那《沙弥律仪》全是空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一定要肯定的,决定不能够放松,从这里放松,那根本就没有了,这是不能不强调的。


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正信就不是迷信,不是勉强相信,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这就说明讲经听经的重要。这个地方说,说者听者,不然世尊当年住世又何必讲经四十九年?从他一生行谊上去观察,讲经似乎是世尊到这个世间来第一桩大事。从示现开悟这一天起,他就开始教学,为五比丘说《阿含经》,七十九岁圆寂,这讲经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就为这一桩事情。王子出身,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示现一个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好学多闻,到处参访十二年,可以说印度所有的宗教学派他都去亲近过,最后他到菩提树下入定。这个地方为我们示现的,十九岁离开家庭,放下烦恼障;三十岁不再参学了,到菩提树下入定,放下所知障,这两种障碍放下,他开悟了。

在中国,惠能大师跟他老人家示现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惠能大师不是知识分子,他不是给知识分子做榜样,他示现的是顿舍,这是一听明白,全放下,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起放下,这就成佛了。舍干净了,清净心现前,我们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同时现前,这就成佛了,没有通过参学。顿舍、顿悟、顿修、顿证是同时的,它没有个别,没有先后次序,同时,这是另一种的示现。也真正告诉我们,世尊所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六祖做这个示现,你本来是,只要你肯放下。一切众生平等平等,不是他有什么特殊能力,谁肯放下谁就成佛,就在能放得下。我们比不上他的就是放不下,知道应该要放下还是放不下,什么原因?章嘉大师说的,你那个知不彻底,你那个知里头夹杂着有怀疑,所以你放不下。如果你是真知道,你怎么可能不放下?不可能!这一放下成佛了,得大自在了,怎么可能还在这个世间跟这些凡夫周旋?这不可能的,问题还是在知,先看破后放下。

所以能大师表演那一招,确实是大乘里面所谓的上上根人。惠能大师一生度众生,他也说了,他只度上上根人,上中下三根都没有分,这个度就是像他一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果然没错,他在一生当中帮助四十三个人觉悟,就是明心见性。在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惠能大师之前没有,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真叫空前绝后。但是他所度的这些学生跟他不一样,不是顿悟,而是渐悟,有人学了几年开悟,有人修了十几年开悟,二十几年开悟,三十几年开悟,都有,没有一个像他那种顿悟,这个没有见到。

所以我们对于这桩事情也要搞清楚、搞明白,自己知道自己修学在哪一个阶段、哪一个层次,我们还要向上提升。向上提升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放不下?放不下,多读经、多听经,真正听懂、听明白了,放下很容易。这也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佛法是知难行易。你看惠能大师多容易,行太容易了。为什么我们不容易?我们不知,惠能大师知。他为什么知?他烦恼轻,所知障没有,他没有学过东西,没有所知障,他只有烦恼障,而烦恼很轻。这烦恼轻是对世间欲望很低。没觉悟之前,他唯一的个挂念是他老母亲,要照顾她。开悟之后,老母亲就有人照顾了,那信徒太多了,争着去照顾。所以心地清净,人特谦虚,真的慈悲到极处,见任何人他都恭敬礼拜,对人家都尊敬。可是人都瞧不起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在黄梅八个月,真正欣赏他的就是五祖忍和尚,知道这个人不是凡人,所以磨炼他,让他在道场做义工,现在叫做义工,修苦行磨炼他,这也是修福。佛要福慧圆满,有慧没福不行,黄梅八个月修福。

我们就正信是经,这是指《十往生经》,扩大来说,凡是讲净土的经典你都欢喜。专讲净土,三经一论,这是专讲。现在我们读的五经,《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里头的一部分,佛讲《华严经》的时候附带讲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里面附带讲的,不是专讲的。祖师把这两篇汇合到三经,这称为五经一论,净宗依据的经论典籍于是完备。爱乐是经,不但是正信,还喜欢,爱乐是喜欢,很喜欢这部经。喜欢一定受持读诵,劝导众生,自己修学有心得,就乐意跟别人在一起分享。

说者听者,悉皆往生极乐世界。说听明白了,一定是依教修行,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若有如是等人,这个若是假设,如果有这种修行人。我从今日,我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从今天起,就常使二十五位菩萨护持这个人。这个二十五位菩萨护持是出自于《十往生经》里。菩萨护持你,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身心健康。我们今天学佛的同修很多有烦恼、有病痛,没有菩萨护持,这是什么原因?前面我们看善字有没有做到,这基本的条件,十善业道。真正喜欢的人,真正修行的人,决定十善业道具足,一般讲的上品十善。正信、爱乐净宗经典,又喜欢向别人介绍、宣扬净宗,这样的人发愿求生净土,才得到世尊加持,常使二十五位菩萨护持这个人,得到菩萨护持身心健康;换句话说,本人是身心清净,这个身心清净就是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