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爱心餐的弘善素食馆——汇聚正能量倡导素生活 |
|
|
|
||
“世间至重者性命,天下最惨者杀伤”,上天有好生之德,杀生违天理、伤仁慈,要想风雨调适、吉祥安乐,必须戒杀吃素,从当下做起,从每天的餐桌上做起。 鉴于当下杀生之风猛厉、口腹之欲泛滥,传统的买生放生活动又面临着很多问题,护生应多从不杀生的源头——吃素护生着手,为素食护生的善举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与服务。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三日,东林寺慈善护生会组织企业家、餐饮业资深人士、艺术家、素食推广爱好者等一行二十余人齐聚广州,在广东、福建二省开始了东林慈护首次素食推广参访之旅。 开素食店该有怎样的发心呢?推广素食就要面临持续亏损的问题吗?素食店的目标人群该如何定位?素食推广文化应该如何打造?推广素食资金该如何筹措?素食店应该形成系统菜系吗?素食店的人流量该怎样稳健提升?开素食店就意味着在庞大的餐饮业中孤军奋战吗?在素食推广的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以供我们借鉴与规避…… 带着诸多问题,我们参访了广东、福建的十余家素食馆(企业),考察了各个素食馆不同的经营模式,听取了素食推广创业者的经验与教训,见证了许多感人的故事,由此开阔了眼界,广结了善缘,打消了疑虑,增强了信心。 广州佛世界素食社二十年的坚持四月十三日,我们在佛世界素食社见到了这家素餐厅的老板云姑。佛世界素食社的前身是一个具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供“姑婆”(终生不嫁的女子)修行的佛堂。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变成了养鸡鸭鹅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侍从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到燃灯佛给他讲中国广州的杀业很重,需要开一个素食馆让人们吃素。云姑的师傅高爱添大姑婆接到这个任务后从南洋回到了广州,赎回了佛堂,并在原址上盖了一幢六层的大楼。一九九一年又以这六层楼的产业为依托,创建了当时广州第一家民营素食馆——佛世界素食社,两年后,大姑婆将佛堂及产业传给了云姑。二十多年过去了,“佛世界”的招牌也从来没有变过。如今广州的素食馆开了很多,有大量的骨干成员都是从“佛世界”走出来的。 多年来,云姑先后收养了五个被遗弃的女婴,如今,年龄最大的已有二十三岁,最小的十二岁。云姑竭尽全力给予她们最好的教育,例如学习女德。云姑推广素食不遗余力,曾经卖过房产用来推广素食。有段时间,她一连开了二十多家素食馆,经营稳定后就将部分店面赠送给合适的经营者,不要一分钱的回报。二十年来,云姑没有解雇过一名员工,因物价上涨,一度为将菜品价格上调五毛钱而纠结良久,她怕伤害任何一位老顾客。她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曾一度厌倦都市生活,带着几个女儿到云南乡下过了一年种菜的日子。 如今素食馆的经营出现亏损,面临着许多问题:消费人群以老顾客阿公阿婆为主,缺少吸引年轻人的新鲜元素;人流量比较稳定,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增加;员工虽然归属感强,工龄长的老员工也不乏其人,但人员众多,不好管理;人力等成本居高不下;以前都是请人管理,现在经理离职,云姑必须得自己亲力亲为,她很希望能有人来分担,好在是自己的物业,少了很多压力。 素食馆的地段很好,如果将楼层出租,光租金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怎么也不至于亏损。可贵的是云姑的坚持!她甚至考虑将素食馆承包给有德行的人来做,唯一的条件是做素食,“佛世界”的招牌不能变。她说,推广素食可以消弭灾难、拯救地球,要让“佛世界”发展下去,绝不辜负佛菩萨和师长的期望。 送爱心餐的弘善素食馆广州弘善素食馆是一家由佛弟子成瑞红等经营的简陋小店,只有五十多平米面积,员工不到十名。开店一年多,引进了西方咖啡馆“待用咖啡”的理念,把由就餐者及爱心人士认购的盒饭(就餐者花十元吃一顿自助餐,再花八元预购一份盒饭,由店主在适当的时候派送给有需要的人享用。有的爱心人士会一次性认购多份)免费派送给露宿者、流浪汉、乞讨者及孤苦无依的老人等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弱势群体,让他们有尊严地得到帮助。 从二〇一三年九月以来,八个月的时间,他们派送出八万余份的盒饭。目前账上的认购款还有两万多的余额。数十万元的善款交由弘善素食馆打理,这里饱含着善心人士对佛弟子的信任。大家都愿意来这里吃顿饭,一是被他们的善举所感动,想来看一看;二是因为实惠、放心:这里的菜品虽然不算丰富,但实惠,十元管饱,且卫生安全没有地沟油……弘善素食的简陋门面,门前的整理箱里装的是准备免费派送给附近孤寡老人的盒饭。这里消费不设收银台,付饭钱全凭自愿。认购和已领快餐的账目是公开的。 店小,吃快餐的人很多,我们本来想体验一下,却因为没有座位,只得作罢。不断有市民前来认购盒饭,我们被现场气氛感染,不由自主地也认购了一些。还有的师兄情不自禁地帮店里派送起盒饭来,恭恭敬敬将盒饭递到老人手中。 在这个时代做善事也不容易。弘善素食馆给人送饭曾经被怀疑、遭拒绝,曾经因送饭给精神病患者差点被捅刀子,曾经为瘫痪的流浪汉清洗满裤子的积便、浑身的脓疮,曾经为离家出走的饥饿男孩找到回家的路,曾经为一些流浪汉争取到救助站的救助……有一位男孩因为在饥饿的时候得到一顿饭的帮助而成为了弘善素食的员工。小店人手少,每天要准备好几百份饭菜,活儿一点也不轻松,但每位员工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微笑。 在店里,成瑞红和乞讨者话起了家常,“好不好吃啊?”“太好吃了,感谢!”看着乞讨者真诚的笑,内心不由得好一阵温暖。成居士和他的弘善素食店的事迹先后被《南方都市报》《纽约时报》等国内外的媒体报道,也受到了团中央的关注。小店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面积小,接待能力有限,急需做强日常运营与管理。 素食蒸菜“中国梦” 四月十五日,我们在东莞微电汇能体验了一次全新的素食之旅。这些菜都是用蒸柜蒸出来的吗?每个菜出炉的时间不超过四分钟,米饭十分钟可蒸熟,而且非常节能,用电量只有传统用具的数十分之一,因为快速,所以能锁住其中的水分,保证营养不流失,因而饭菜非常可口。 此外,我们还参访了广州的“中庸素食阁”、南海的“孝德素食堂”等素餐厅,其模式和发心也让我们备受启发。广州中庸素香阁,吸引人的是环境、菜品和其良好的氛围。孝德堂是一个吃素的大食堂,十元随便吃。 从组织放生到开办厦门妙慈缘素食餐厅经过一夜的火车,我们于十六日中午抵达厦门。厦门居士于二〇一一年到东林寺参加五一佛七法会,并参加了护生会组织的放生法会。回到厦门后,他们就组织了普贤放生群。厦门海鲜消费量相当大,放生条件也比较好,大家通过经常聚在一起放生。在此之余也认识到,放生虽然可以解救急难,但还应该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 如果多一个人吃素,就会少一份杀戮,于是大家一起发心,每人出资若干,由通香居士发心打理,在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之间开了一家不到两百平米的自助素食餐厅,取名叫“妙慈缘”,采用的是自助模式,二十元随意品尝。两年下来,素食店在收支持平之余还小有结余。这对于“股东”来说是一种鼓舞,觉得这份投入很值得:用它放生固然可以救活不少生命,将它投入到素食店,使其运转起来,就可以每年让十万余人次吃素,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将红利投入到素食馆的后续运营。 最近,素食馆升级了,面积扩大了两倍多。一个月前还是一家普通小店的妙慈缘素食馆翻新后档次立升。店面装修简约内敛,新店焕然一新,环境雅致。服务员的着装经过专业设计,显得端庄优雅,员工的服装也在传播素食文化。店里展示的是环保、时尚的元素,模式由纯自助升级到自助与点菜相结合,自助餐的价格有所上调。这里的员工年轻有朝气,其中不乏厦大的学生。主流消费群体是二十至四十岁的年轻人。 晚上,我们一行人到南普陀寺普照素食馆体验。南普陀素食代表了闽南素食馆的最高水平,每一道菜都有一个精彩的名字,色香味都有很强的冲击力,同时又显得中正内敛。 泉州广和缘素食餐厅十八日,我们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福建泉州。位于东湖公园的泉州广和缘素食餐厅,采用的是自助模式,二十元任意品尝。数十个菜品丰富地陈列在餐厅中央的自助台上,有粗粮、菌菇、时令菜蔬、各种点心、汤品、水果等等,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好吃不贵、安全营养,再加上环境和谐雅致、音乐柔和悦耳,令人感觉到在此用餐心安神定、物超所值。用餐人群以中青年为主,经常有全家人都选择在此就餐。这里外国人的身影也不鲜见。不足五百平米的店,加上才开张一个月的展览城分店,一年有近二十万人在广和缘吃素。这样无形中使很多生命免于被宰杀与吞食。而这种素食餐厅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的冲击,改变素食在人们心目中单调无味、缺少营养的印象——原来吃素也挺好! 泉州是一个很有福报的地方,有这么多人一起发心推广素食,有这么多有善根的人愿意吃素。西湖公园对面的六和缘素餐厅,三百多平米的店,平日的客流量都是几百上千人次。 泉州的素食推广令我们很受鼓舞。原来素食市场是可以培育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认知的不断提高,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吃素的人会越来越多,素食行业在当下一定是一个朝阳行业,值得有志者孜孜践行。 |
- 【上一篇】: 净界法师:吃素是绝对不可能让你生病!
- 【下一篇】: 健康环保-每日一素: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