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虽然只是少数人信仰,但佛教里的有关饮食上的学问倒值得人们学习和探讨。例如“过午不食”与“素食”。
过午不食又作“持午”、“不非时食”、“不过中食”。据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必须在规定之时间内进食。此段时间即从早晨以迄中午。凡超过中午之时限而进食者,称为非时食,为戒律所不许。此等习惯,称为过午不食。其制戒之因缘,据《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载,迦留陀夷比丘于傍晚时入罗阅城乞食,由于光线不明,一孕妇疑为鬼魅,惊吓堕娠,佛陀乃制此戒。
另一说,因为在佛教里,午时前乃供佛所需,午时后则供鬼神所要了。因此,在东南亚地区,佛教信徒们每日只食两餐,即早上起床后的一餐和中午十二点钟的一餐,过了中午一点他们就不再进食了。而在我国汉族地区,僧侣们除了诵经和料理佛事之外还要农禅并举,耕种劳作,所以他们晚上还得吃点东西,即少食。不过,这时的晚餐被称之为“药食”,此名称意在提醒出家人,不能贪恋食物,晚餐只能当做疗饥的药来吃。尽管如此,在汉地寺院的僧尼中,持过午不食戒的仍不少。信佛教的在家居士们,如果持八关斋戒,也必须一月内至少有一天过午不食。
实质上,所谓的一日三餐,只是人们的一个习惯。人们开始体验只吃两餐,想必会有些难受,但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和生理逐步调整过来,到那时,也就不会觉得很饿了。不仅如此,从医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少食和短时间不食,也是有利于人的健康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机体代谢中最旺盛的器官,其耗氧量是整个身体的20%左右。倘若我们吃了过多的食物,大量的氧就要去消化胃中的食物,由此大脑一旦供氧不足,便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饭饱神虚”。
因此,孔子在《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庄子·外篇》云:“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黄帝内经》也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重在不过”。再说,在人体的大、小肠中,都存有大量的渣滓和病菌,如果我们十几个小时内不吃食物,肠中的污物细菌就容易排掉,人体就不易生病。相反,一旦食量过大,必定增加消化和转化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脏、肝胆等都得不到休息,反而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对在家居士或非佛教信徒而言,虽然没有必要去效法苦行僧们减餐或不食,但试行一下过午不食或少食,对自身健康一定会有很好的帮助。
素食是一种不食肉、家禽、水产品等动物产品的饮食方式。
佛陀以“慈爱与乐,悲愍拔苦”的精神对待众生,更为护生而制律戒杀。戒杀即为慈悲精神的实践,所以提倡素食。
现代社会中,素食者越来越多,素食人群也趋年轻化。素食主义不再是一种宗教和教条,素食者也没有道德优越感,选择素食只是选择了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爱护环境、合乎自然规律的饮食习惯,素食已经逐渐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本文选自《走进佛教》,广行法师编著。
- 【上一篇】:吃素应从修心开始做起
- 【下一篇】:这些素食,让肌肤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