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觉知和心念 |
|
有弟子问:「什么是真正的觉知?」我回答说:「上厕所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上厕所;吃饭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饭;开车的时候,红灯绿灯很清楚;生气的时候,马上知道生气的点在哪里;快乐的时候也很清楚为何高兴;失去自己心爱的东西的时候,心里很明白为何失去而产生痛苦;别人赞美自己的时候,也很明晰地知道自己手舞足蹈的当下是为了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禅修者,只是不知道觉知和心其实是相关的。现代人的觉知不应该只是坐在一个蒲团上,或者数着出入息和把注意力放在鼻尖上,这只是短暂的觉知。 在生命的河流中,每一个当下都有不同的外境掉入,你没有办法做一个标准的清道夫,但最起码你要知道掉入的是何物。仰望虚空的时候,你有时候看到的是湛蓝的天空;有时候看到的是乌云密布;有时候白云朵朵、形状各异;有时候朗朗晴空中闪烁着如恒河畔细密白砂般闪亮耀眼的星光。如果用头顶上的虚空比喻我们的心,你应该很清楚地看到,但是一般人只看到他看得到的,却无法清楚地预测到虚空的虚空是什么。正如人们的心,我们在平日中觉得自己很清楚地了知一切自己所熟悉的人、事、地、物,但却无法去接受人、事、地、物所发生突如其来的、和平常所不一样的事件:譬如亲人的离去、譬如接到一个噩耗、譬如工作突然中断、譬如在路上和某人的车子突然之间擦撞。虽然日子每天在过,时间照样轮转,但人们很难接受突然、不预警、蓦下骤然所发生的变化。很多人在那个觉知中找不到觉知了,有的人也因为这样子当下错乱,这便是一种觉知的过失。 人类的迷惘来自于四种错乱:不知心在何处;不解心是何物;不明心的来、去、住;再来就是心如何安住在每一个当下。经典上讲,若有人了解如何解决这四个心的问题,这个人已经通往解脱的道路。人的无明来自于习惯和不习惯,人习惯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思考,人也习惯往安全的方向行驶,人也习惯找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别人互动,人也习惯用自己的模式去对待别人。但人很少去返照自心:「我为什么这样做?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当下又在哪里?」这也是觉知的一种错乱。人极不习惯做同样的事情,人也不习惯一直被苛责,人也不习惯没有钱的日子,人也不习惯没有爱情的滋润,人也不习惯本来拥有的物品突然之间消失,人也不习惯原本认定的事物和预期的不一样,可是人却很习惯去替自己的错误作无数次的合理化。就如同佛陀在经典上所做的比喻,被判死刑者、被刺杀一百遍的罪犯当时的心境是一样的。 简单地说,生命存亡其实只在呼吸之间。同样,人的心的觉察若能从呼吸间常做训练,渐渐便能知道心之所在,甚至连心的颜色、心的大小、心的形状、心的软硬度、心的种种觉知都尽在其中。所以,善待自己的呼吸,检查自己的呼吸,关注自己的呼吸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别忘了你的心不仅仅是在鼻尖,它还在你每个呼吸的瞬间。 此是我 香.隆立嘉措供养弟子和同修的片语。 |
- 【上一篇】:济群法师
- 【下一篇】:宣化上人开示儿童学佛:八德是做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