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资讯 >  正文
厦门南普陀寺全面配置“救命神器”AED
上传时间:2020-07-08 16:56:58   点击次数:
近年来,厦门南普陀寺游客信众人数逐年增长,作为厦门市公共文明示范窗口,南普陀寺积极响应总书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号召,在则悟大和尚安排下,采购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于寺院各处,组织常住法师、闽南佛学院学僧、义工、员工学习相关急救技能,建设南普陀中医院标准急救室,提升整体急救水平,把保障生命安全作为寺院服务信众的重点工作。
AED作为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是非专业人员也能操作的急救设备,可为患者进行电除颤,帮助恢复心律,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可谓是“急救神器”,为守卫生命安全增加了一道有效防线。
 
2019年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厦门南普陀寺采购的5台AED,经过科学规划,放置于寺院的5个交通要点的显眼位置。天王殿前的三个小木屋各放置一台、中轴线上的流通处及后山的清心苑各放置一台,一旦在寺内发生相关情况,可保证百余米内能找到这一“急救神器”,织就南普陀寺的生命安全保障网。随着公众急救意识的增强,南普陀寺的举措也是针对社会对生命安全高度关注的主动作为。
配备AED固然很重要,但公众知不知情,现场有没有人懂得使用,直接关系到“急救神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近年来,南普陀寺不定期组织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员前往寺院,详细讲解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及AED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组织闽南佛学院学僧、义工相关人等在厦门医学院进行专业的急救技能培训,包括成人BLS(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理论和操作学习等。
 
截至目前,南普陀寺已经组织寺院的常住法师、闽南佛学院学僧、义工与员工共计700余人进行了培训,普及应急医疗救护常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服务水平。相关培训计划还在持续规划中,以期让更多寺院人员及义工掌握急救技能,以点带面,不止服务来寺游客信众,也让义工把这项技能带回所在社区,提升义工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扬特区的人文关怀精神。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寺院的整体急救水平,在则悟大和尚的指示下,南普陀中医院建设了标准急救室,并配备有一级医院急救室标准的设备:洗胃机、吸引器、给氧装置、除颤仪、监护仪、推车、心电图机等。
 
无论是寺院范围内配置AED并组织急救技能培训,还是建设南普陀中医院标准急救室,南普陀寺的多项举措,均开创全国寺院之先河,立志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多一分保障,既是为了挽救千千万万“不应过早停止的呼吸和心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关爱生命、以人为本,这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更是佛陀慈悲济世精神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