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持戒忏悔 >  正文
哪个是我的「自我」1 持戒:修行的起点
上传时间:2021-11-16 15:09:23   点击次数:
 Ayya Khema著,佛弟子合译
 
市面上的佛教禅修书,不乏有谈及安止定的,而本书是其中一本很具参考价值的好书。有三个原因:第一、本书包含的是作者实际禅修经验。第二、作者的方法是讲述我们可以从那一个层次的安止定获得那些智慧,可以放下那一些「我执」,也即是说,对於修纯内观的人,这本书也提供了不少见地。第三、这本书完整地讲述了整条俱解脱之道,并告诉我们如何看破各个层次的「我执」,也即是本书也花了很多的篇幅解释「智慧」之道,给人有一览无遗之感。
 
本书背景资料及番译方式
 
艾雅珂玛也同时是《以法为洲》、《无来无去》的作者。本书是她一九九四年在美国加州带领禅修营的开示。全书以《布吒婆楼经》(出自《长部》第九经或汉译《长阿含》第二十八品,可在网上下载。本书使用《长部》版本。)为纲,介绍行者怎样透过修持安止定(即四禅八定、灭尽定)生出智慧,破除各种「我执」而获得解脱。本经的副题是:不同层次「心」(或识)的境界。顾名思义,佛陀将开示不同层次的心的状态是怎样的;我们又如何紧执著它们为我而不放?怎样可以看破它们?放下它们?
 
由於本书将会出中文版,加上篇幅和笔者学养所限,我们在这里只能以节译的方式为大家介绍。这种方式的弊处在於篇章经译者节录,必定带有译者的主观见解。如果有智者认为笔者翻译有何不当之处,还请提出指正(可以电邮或寄信)。
 
本篇首先由定慧译出初稿,再由一众师兄修改。初稿经修改後改动部份数十处,删出文字约二千字。
 
第一章 持戒:修行的起点
 
经中开始一群以布吒婆楼为首的外道正在闲谈,正讨论一些世俗而又无关修行的话题。佛陀认为我们应该避免这些闲谈,它们不但不会为我们带来智慧,反而会扰乱内心,引起各种不善的心境。布吒婆楼(以下称简称布)是个真诚寻求真理的人,当他看到佛陀走进时,马上要求其他人安静,并以欢喜的心向佛陀问好,开始请教佛陀:
 
尊者【译注七】,近来有很多出家人、婆罗门相聚在这个论坛讨论、辨论:「识」最究竟的灭尽境界是怎样的,以及怎样才可达到。(经文内容,下同)
 
[作者解释,下同]这个所谓的「识最究竟的灭尽境界」【译注一】在本篇译文中简写成「灭尽」,在佛家来说即是 「灭尽定」的境界,也称为灭受想定,在这个境界中,感觉(受)和概念取像作用(想)都会停止【译注一】提。布所提出的问题(灭尽)也是当时印度人一般认为精神修持中最高、最究竟的境界,因此他们都很有兴趣知道。
 
有些人认为:「想」的生起和消失是没有因(Cause)和缘(Condition)的。当「想」生起,人便会变得有知觉;当「想」消失,人便会变得没有知觉。
 
布听说有些人认为「灭尽」是指「没有知觉」(又译作「无意识」)。这是个很要命的(crucial,又译要紧的)误解。「灭尽」不是指「没有知觉」,而是指「想」和「受」的止息被经历了。佛陀在稍後将详细解释【译注二】。
 
有些人则提出反对:「想」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它是会生起和消失的。当它生起,人便有知觉;当它消失,人便会没有知觉。
 
布重复了他人的意见,并用了「识最究竟的灭尽境界」这个概念,其实布用错了这个概念【译注一】。佛陀稍後将向他解释。
 
更有人说:「以上所说的都是错的。世上有些非常强大的婆罗门和苦行者。他们把心注入或抽出人的身体。当他们注入时,人便变得有知觉;当抽走後,人便变得没有知觉。」有人说:「不对,应该说世上有些非常强大的神。他们把心注入或抽出人的身体。当他们注入时,人便变得有知觉;当抽走後,人便变得没有知觉。」
 
印度自古以来都是充满了迷信的。以上的见解便源於此。关於这个问题,佛陀一直都坚持迷信和外力永远都不能使人得到觉悟。布接著说:
 
也因为这样,当我遇到尊者,便想到:「善逝、世尊精於此道。世尊必定完全燎解这个『识最究竟的灭尽境界』。」那么请问世尊,如何是「识最究竟的灭尽境界?」
 
这篇文章好像把我们带回了古代的印度。我们感到布是如何的尊敬佛陀。佛陀回答到:
 
关於这个问题,布吒婆楼,刚才你所提及的那些沙门、婆罗门的言论,也即是认为「想」的生起和消失是无因无缘的,这些见解都是错的。
 
佛陀对於一些错误的见解,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直指其非;对於正确的见解,则一定会认同。
 
为甚么呢?人的「想」的生起和消失都是有因有缘的。透过修持,有些「想」会生起;透过修持,有些「想」会消失。那么这些修持又是甚么呢?
 
佛陀这时候还不会直接回答布的问题。因为「灭尽」的境界是要经过一系列出色的修持才可以被理解。他接著马上便会从头说起。 [以下省略一段关於赞颂佛陀的经文]
 
佛陀的教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所有的文字都有它的实践意义,佛陀同样重视法义(内涵)和字义(文字)。只有当我们能够实践这些教法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佛陀的意思,慢慢地教法才会成为我们的身、口、意中不可分割的部份。在这之前,一切都只是智性上认知罢了。
 
佛陀的教法被称为「法」。所以他没有教导「佛教」(Buddhism),正如耶稣没有教「基督教」一样【译注三】。起初,耶稣希望改革犹太教,佛陀则想改革婆罗门教。虽然两人的改革都失败了,但他们都开创了各自的新宗教,改进了古代已失去原意、徒具形式的宗教。今天我们也遇到了同一样的问题。佛陀接著说:
 
一个(想觉悟的)弟子因而宣布出家,并修持德行。
 
「宣布出家」(go forth)【 译注四】指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当然我们也能以在家人身份修持德行(即持戒)。出家人当然要遵守戒律,但如果他们内心缺少了「法」的精神,有可能会引致抗拒。对於出於自愿而守戒的在家人,由於他们看到守戒的好处,内心的挣扎可能会较少。
 
佛陀仍未想直接回答布有关高层次意识的问题。他首先要倡导修持德行,以作为精神修练的基础。首先是五戒,基本上是种「节制」的生活态度【译注五】:
 
他在日常生活中节制自己而不杀生,没有刀棍等攻击武器,小心翼翼,充满同情心,期侍一切众生都生活幸福。
 
注意佛陀不单要我们节制而不杀生(止恶),还要我们行善,即对希望一切众生快乐。接著他说第二戒:
 
他在日常生活中节制自己而不拿取没有被赐予的东西,清净地生活,接受被赐予的,等待被赐予的,而不偷盗。
 
第一戒对治「嗔」,而第二戒则对治「贪」。在其他场合,佛陀也会建议修持「慷慨」作为对策帮助我们放下对「我」或「我的」执著,并以在心里多存些如「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慈悲济世」等的善念。
 
他放下、远离了不贞(行淫)。
 
第三戒即不邪淫戒在这里被改成了独身【即不淫,译注六】。在高层次的精神修练中,「不淫」是修行最重要的一面。出家人的戒律首先便是有关「不淫」戒的。如果破了这一戒,比丘或比丘尼会被逐出僧、尼团。有些在家人在三个月或六个月的禅修期间也守「不淫戒」。这样有助於他们克服强烈的感官欲望,解除对感官的依赖(见导读)。第四戒占了很多的篇幅:
 
他在日常生活中不说虚假的话(即不妄语),是个说真相、值得信任的人,而不是个欺骗世人的人。他放弃了引起敌意的语言(即不两舌),他不会把道听途说而又会伤人的话重复告知他人;因此当有分岐时,他便会是调解者;他只说会带来和平的话,他鼓励众人团结,使人很愉快地生活,并且深爱这种生活。他放弃了恶毒的话(即不恶口),谈话温文有礼,使不同的人感到愉悦。放弃了无谓的闲谈(即不绮语),他只在最合适的时机说话,并说真实、合乎法和戒的原则。他说的话被人珍存,因为都是合理的、清楚的,并与最终的目标相应,因此都是历久常新的。
 
「欺骗世人的人」是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大部份人都有一种直觉,告知我们所听的究竟是来自说话者个人经历的,还是他或她听回来的。
 
「因此当有分岐时…并且深爱这种生活」:这里的重点是语言可以带来和平。我们可以读了千本书而内心却可以毫无所动。但来自内心、真正经历的语言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放弃了无谓的闲谈(即不绮语) ……合乎法和戒的原则」:在其他的经典中,佛陀并教导我们说话前要深思熟虑,用词准确,使人容易明白。
 
「他说的话……与最终的目标相应」:这个目标就是佛陀的教法中最终的目标:「涅盘」。字面意思是「不再燃烧」,也即是所有欲望的止息。第一次听这样的教法,我们一般会感到不想失去所有的欲望。这态度当然没有问题,但要知道我们的追求便不是涅盘。我们应该相信佛陀所说的话是真实而可以帮助我们解脱一切苦的。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我不想放弃我的欲望」和「我想放下一切的苦」两种想法之间关系(见导读)。方法是透过观察、探究我们惯性反应,以观察苦是怎样生起的。我们可以在观照时注意:「我那时开始有苦?」「这些苦怎样生起?」「为何会有这种苦?」每个新的答案都注定引起新的问题。假如你深信自己没有苦,那么可以想想为甚么你想要禅修。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观照省思【译注七】。
 
不饮酒在本经中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对弟子的告诫:「节制自己不去破坏种子和农作物」。由於社会习俗影响,在某些佛教国家这条戒被理解成出家人不可以作园艺。实际上戒的精神是不去破坏,并不包括一些为了护养植物而所须做的行动。佛陀接著说有一条「不非时食」戒。即使是一些参加了禅修营的在家人也会持守。这条戒要求我们要节制进食习惯。对我们来说,可能代表不会随意打开冰箱,看到甚么便食甚么;又或者是不会随身带条巧克力棒。如果我们要加强自制,更可以每天只食一餐,甚至选择断食。
 
「他避免看歌舞等表演娱乐」:因为娱乐会令人分心,甚至会引起性欲。因为表演和贪欲或希望追求感官满足有关。如果我们真的想精进禅修,为了让心能保持恬静,最好能避开这些娱乐。
 
「他不戴花环、首饰、不抹香水和化妆品」:世人无不争相令自己外表变得更迷人。这种文化不外是为了强化我们对虚幻的自我产生执著。如果我们是富有的话,使自已更美将强化了自我感觉:「既然我拥有众多的贵重物品,我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人。」虽然并没清楚说出来,却是我们根深柢固的想法。
 
「他避免接受金银」:也即是说避免做商业买卖,主张简单、节约地生活,并不营营役役於世间财物。经文接著列出我们应作布施的物件,都是些有碍於修行的。
 
有趣的是佛陀在僧团还小时,他渡化弟子出家时并不需要传戒,他只简单地说:「善来,比丘。」後来僧团规模扩大,少不免有弟子在物欲前把持不住。於是佛陀因应情况制定戒律,直至今天一直通用。
 
自我欺骗和不真诚都是未证悟的人容易犯的心病。我们有些人或者不同意以上所说的戒,却妄想不守戒而善用佛陀教法去放下我执,证得解脱。这些在市面上非常流行的想法其实将障碍著进一步的禅修。稍後我们将知道给布的答案是怎样的。但佛陀首先由日常生活开始讲,一步步的说到禅修,最後指引我们证入最绝对的实在(译按:即涅盘)。
 
译 注
 
1. 请读者注意:在本经中「灭尽」的巴利文:abhi-sanna-nirodha 中的sanna指的是「想」,在英文版《长部》布开始时提问时的「灭尽」却被译成了consciousness (见英文版中部附注第205、206条)。但同一个概念,佛陀稍後回答布时有关「灭尽」的一切,英文版又用回了perception(「想」),其中涉及很多理论上问题。经过和法友的来回交流,译者决意不处理这个问题,留待读者自行判断和理解。译者建议大家可以暂把「想」的灭尽和「识」的灭尽等同,两个概念皆指心的止息,容後作者会处理这个问题。
 
2.「没有知觉」(unconscious,又译作无意识)不等於「灭尽」。因为没有觉知只是指心中的「识」、「想」、「受」的活动细微至难觉察。有外道便以为是「涅盘」了,其实心只是进入了类似睡眠的状态。
 
3. 在佛陀以前,印度一般人都将可以导至解脱的教法称为「法」,意指真理。佛陀和其他的外道沙门一样都同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修行,只是他成功地达到理想。因此,他乃称自己的发现是「法」,意指「真理」。佛教是他人给的标志。
 
4.《沙门果经》(《长部、第二经》)中说一个弟子听闻佛陀说「法」後,看到佛陀和他的弟子清净的生活,因而生起了欢喜心和信心。为了证得真理,他抛弃在家的一切,剃去须发,并对人宣布出家。
 
5.「节制」不应被看成是一种枷锁,而应被看成是一种保护,一种使自己得益的生活态度。
 
6. 南传佛教并不禁止在家弟子阅读律藏。我们可知比丘、比丘尼戒禁止以一切方式以满足其淫欲。
 
7. 在巴利原文中 Pottapada是称呼佛陀为Bhante的。Bhante即Venerable Sir,或某些人会把这译作Lord。但无论Venerable Sir也好,Lord也好,在呼喊佛陀时并不是指「世尊」(Blessed One)。(但有时「世尊」不被用作呼喊佛陀时,也有译作Lord的。) 事实上,在经中很少很少人对佛陀直接呼作「世尊」的,在与佛陀的对话中他们只称佛陀为「尊者」,我认为这比「世尊」更有礼,更显得尊敬,因为如「阿罗汉」、「佛陀」一样,「世尊」只是一形容词,是把佛陀当作第三者来描述时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