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诵经念佛 >  正文
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与佛寺建筑研修班招生
上传时间:2021-03-23 16:36:26   点击次数:
宗教哲学、佛教文化艺术研究,是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在佛教考古、宗教哲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

 

“北京大学佛教遗产与佛寺建筑”研修班的开办,致力于为佛教艺术研习者、佛教文物保护者、寺院建设者、运营者、佛教建筑从业者提供专业、良好、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

 

第四期研修班定于2021年4月18日开课,云集国内权威名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云冈研究院等佛教文化、佛寺建筑领域权威知名专家授课,从佛教文化与宗教哲学、石窟寺和佛造像、佛教建筑遗产保护、当代佛寺生活体验与寺院设计、佛寺与石窟寺考察等多个专题,全面、深度解读中国宗教哲学、佛教遗产、佛寺建筑、佛教艺术的核心内容。

 

一、组织机构

 

1.批准单位:北京大学 

2.承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二、招生对象

 

1. 佛教遗产保护相关从业人员;

2. 佛造像艺术相关从业人员;

3. 佛寺建筑规划设计、修缮、建设从业人员;

4. 寺院管理和运维人员;

5. 佛教遗产、佛教文化研究者、爱好者。

 

三、研修内容

 

1.佛教与宗教哲学:

 

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史

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

在观念空间中建筑信仰

佛学与宗教哲学

 

2.佛教建筑遗产:

 

中国佛教建筑遗产概述

中国早期佛教寺院布局

辽金时期佛教寺院建筑

汉传佛教寺院空间格局与建筑配置

藏传佛教寺院保护实践

佛教园林

宗教场所文物建筑保护管理

佛寺中的塔

明清佛寺建筑和寺院造像

 

3.石窟寺与佛教文化、艺术:

 

中国石窟寺概述

印度佛教石窟

云冈石窟的历史艺术

云冈石窟的营造体系

龟兹石窟

河西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南方石窟

 

 

4.佛教造像与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壁画里的佛教世界

中国传统佛教造像与宗教仪轨

印度早期佛塔与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经典文物鉴赏

 

5.寺院设计专题:

 

当代寺院设计

佛寺建筑设计

寺院日常生活(考察)

设计练习

设计讲评

 

6.佛寺/石窟寺/佛教遗产考察实践:

 

藏传佛寺雍和宫(考察)

法海寺(考察)

中国古代造像展(观展)

寒山寺(考察)

虎丘塔(考察)

云冈石窟(考察)

麦积山石窟(考察)

佛教遗产(考察)

华严寺、善化寺(考察)

 

四、授课导师

 

研修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云冈研究院等佛教文化、佛寺建筑领域的权威专家授课,全方位深度解读佛教遗产与佛寺建筑的方方面面。以下为部分授课导师介绍: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春和: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颂: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正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陈捷: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系主任

 

王云: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

 

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剑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遗产学系主任

 

彭明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

 

五、研修安排

 

研修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包含:课堂授课、专题讲、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实地踏查、分享交流会、论坛答疑等,以线下教学为主。

 

研修班1年1期,每期共计4-5次课。每次课4-5天,每2个月集中授课1次。第1次课程时间:2021年4月18日。

 

 

六、授课证书

 

修完全部课程,按要求完成考察研究任务,由北京大学核发《北京大学中国佛教遗产与佛寺建筑专题研修班》结业证书。

 

七、研修缴费

 

1.北京大学缴费汇款账户信息:

户名:北京大学

账号:0200004509089131151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2.附言栏中注明“考古院佛寺班+学员姓名”字样。

 

八、报名咨询

 

1.报名咨询马老师:18201165777(同微信);

 

2.电子邮箱:wenboshidai@163.com;

 

3.课程咨询苗老师:010-62765797;

 

4.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网址:http://archaeology.pku.edu.cn

 

5.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详情并领取报名表,添加注明:姓名+工作单位。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

 

(文图/北京大学考古继教哲匠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