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够保持菩提心不退转是非常困难。经过了恶师邪友的误导,菩提... 详细>>
-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你打开菩萨戒,杀盗淫妄四根本戒不谈,后面六条的增上戒,有好几条是... 详细>>
-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 问: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中台禅寺答:‘自净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 详细>>
-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 问:《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要修到阿罗汉的果位,淫欲的念头方可断尽,如此看来我等凡夫想出六... 详细>>
- 「一夜情」的诸多后遗症
- (1)患病风险。“偶尔一次没关系”,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的心态,总觉得一次偷情不会出什么事。由于“一夜情”的发生,... 详细>>
-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而有人却偏偏喜欢去做,以身殉之,至死不知悔改的,那就是色欲!对于... 详细>>
-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 一、忏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 详细>>
- 蔡礼旭老师: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
- 我们俗话讲「福田靠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培植的就是一种善愿善念的时候,他时时起心动念都在增加他人生的福分。所以很多... 详细>>
- 蔡礼旭老师:夫妻间的相处之道
- 相同的夫妻之间,我们当初踏入婚姻的生活,其实也是为了这分承诺,给对方幸福。在中国的婚礼当中,古礼都很有意涵在其中,... 详细>>
- 布施后不要有求回报之心
- 我们知道,布施是善,但是布施之后,有求回报之心,心里头还有贪,那贪心就是不善。所以施恩不要求回报,给人的恩惠一定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