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 详细>>
-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样在我... 详细>>
- 如何依止善知识
- 一、善知识的名义“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学里面,是指某种专门的学问。但是... 详细>>
- 「老糊涂」的原因
- 中国谚语常讲“老糊涂”,这个话很有道理。怎么老糊涂?在这一生中,妄心做主,妄心是自私自利,妄心里有贪嗔痴慢、有名闻... 详细>>
-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曾更见世尊,乃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佛说无量寿经... 详细>>
-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这是讲到声闻跟菩萨以外的天人众,这个地方是讲到释提桓因、还有诸天、还有大众俱。这... 详细>>
- 持戒即是做事
- 做事恰恰是检验持戒,可以说持戒就是做事,因为戒是对身语的规范,持戒要专注以后再能断惑,持戒不能直接断惑。有一个比喻... 详细>>
-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
-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观照... 详细>>
-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众,发心长养父母之慧命,是为大孝。孝养父母,有其道理,应该劝父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