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守戒就是末法的表现
- 受戒后要本著“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受戒后要守戒,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就是止恶防... 详细>>
- 不生净土,身后便是地狱
- 有些人自力的禅得不到利益,同时净土仰靠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他也靠不上,两头都靠不上。两头靠不上,那就什么呢... 详细>>
-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者,既... 详细>>
-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的
- 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就是安... 详细>>
-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发愿,有这种清净愿力的摄持,心中能够放弃恶求... 详细>>
-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出身世家,年少有才名。除夕饮宴,玉杯落地,因悟一切无常,... 详细>>
- 《楞严经》里辨别邪师的方法
- 1.毁谤出家,轻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我已经开悟证果,何劳持戒?我是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说得谬论... 详细>>
-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 问: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有区别吗? 大安法师答:《梵网经》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戒,通出家... 详细>>
-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来讲,无边的大苦都是因为有夫妇之事,才有这个苦。所以,真佛法不... 详细>>
- 坎坷不可怕,一帆风顺才是最可怕的
- 人在不顺时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经。但是,坎坎坷坷时不可怕,一帆风顺时才是可怕的。这是为什么?人在坎坷时,都会想到要收... 详细>>
- 命中注定还是命随业转
- 我们平时讲有定业,命中注定;很多人就是搞不清楚,到底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命中注定的?佛教里面也有一种叫做定业,然后很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