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持戒忏悔
  • 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
  • 当然要持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缺一不可。无戒定的慧,是狂慧(世智辩聪)。无慧的戒定,不出四禅八定,不能... 详细>>
  • 相应122经 持戒者经
  •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  那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 详细>>
  • 持戒的功德总说
  •   经藏侧重于定,律藏侧重于戒,论藏侧重于慧,但律藏与经藏、论藏相比,还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佛在涅槃之前,阿难尊者... 详细>>
  • 持戒的功德
  •   一总论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根有浅深,信心有无的关系?若果佛弟子戒律严净,谁... 详细>>
  • 持戒为悟道的资粮
  •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 详细>>
  • 受戒、学戒与持戒
  • 一、受戒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 详细>>
  • 为什么要持戒?
  •   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为了更很的持戒,所有的佛教弟子都能守戒,犯戒的人一定就少了。如果我们受了戒,而不去守戒,那... 详细>>
  • 持戒十种利益
  •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丶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 详细>>
  • 慧寂~滔滔不持戒
  • ★慧寂(807—883) 韶州(今广东韶关)人。唐代沩仰宗开山祖师之一。17岁出家南华寺,初谒耽原道真禅师,得悟玄旨,继而嗣... 详细>>